从古至今,边疆问题一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常充满摩擦和矛盾,例如历史上与越南的不断纠葛。虽然越南长期以来非常倾慕中国文化,但是实际共处却充满了不适应。也正是因此,历史上越南多次被纳入中国版图,最终却总是要分开。为此,朱元璋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即将越南列入15个不会被征讨的国家之列。然而,这一切在明朝靖难之役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南历史上被称呼为"安南",远离中国本土,交通不便,虽然经过多次征伐,但大多都因为是赔本的买卖,最后都不了了之,只要安心臣服,也没有皇帝愿意去惹这样的麻烦。可是安南的形势却在靖难时期发生了改变,越南本来一直被王族陈氏统治,却被手下大臣黎氏篡位,并大肆屠杀陈氏王族,还不断骚扰明朝的边境,小国占城也因此陷落。

永乐大帝朱棣对此也是非常苦恼,国内刚刚经过大战,边境就来了这么多烦恼,可是面对陈氏后裔和占城国王的哭诉,却又不得不插手,便下旨斥责黎氏父子的行为,称其为整个国家的罪人。越南人一听就怕了,担心明朝出兵平乱,便上表谢罪,愿意迎回陈氏重新回国为王!

永乐皇帝一听也乐得轻松,便安排5000军士护送陈氏后裔回国,没想却中了黎氏父子的计谋,陈氏后裔和五千大军全部被消灭。消息传回朝廷之后,朱棣大怒,决定挥兵80万大军南下,为安南王室和军士们复仇。没多久就攻陷了整个越南,黎氏父子落荒而逃。不过此时问题也来了,陈氏后裔全部灭绝,黎氏父子逃亡国外,当地人中根本找不出像样的人来当这个国王,最后当地人索性投降,让明朝设置"交趾布政司",来管理这个国家。

可惜,越南人虽然仰慕中国文化,却不愿意沦为中国的一个郡县,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一直反抗不断,让明朝军队疲于应对。永乐皇帝去世之后,继位的明宣宗立刻下令从越南撤军,再也不愿意做这笔赔本的买卖。据历史记载,明朝军队每年花在越南的军费多达300万两白银,可是收入最高的一年才7万两,可以说底裤都差点赔光了!
虽然明朝统治越南的时候,当地的百姓生活过得都很好,但是越南人对大明王朝却没有什么好感,越南的历史书中这样描述"北寇凶残,南民困屈",不但将这段历史视为屈辱,看起来没有丝毫的感激之心。一百多年后的1537年,越南又发生叛乱,再次请求明朝出兵,并交出户籍名册名义上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嘉靖皇帝吸取了前人教训,越南仍由越南人统治,只是三年收一次纳贡,给彼此之间都保留了一分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