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全
-
一首诗预示了中国一个时代的国运 国耻深入人心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生致力于北伐的陆游给子孙们留下了一首诗后,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六十年的仕途、八十载的光阴,仍
-
揭秘:乾隆下江南竟然是为了了解水患兴修水利!
乾隆十四年(1749年)八月,两淮盐政吉庆上奏,表示乾隆举行木兰秋A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是江南丰饶之地却未亲自巡幸,以江南民众十分盼望为由,恳请南巡。
-
唐朝李世民为何没把治国贤能用在父子关系上?
唐太宗有14个皇子,其中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是长子,唐太宗即位那年,8岁的李承乾被立为太子。从遗传学上来说,父亲是李世民,这边素质是没得说的
-
《明史》简介: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
-
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杨秀清用天父下凡排异己
160年前,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反清第一人”的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发动推翻清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后,率领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粉碎清军的围追堵截,于1853年3月19日打到南京,击溃清
-
《辽史》的缺点:相关技术过于简略 前后矛盾
近人说《辽史》“在历代正史中最为下乘”,此说不无道理。《辽史》同《宋史》一样成书也很仓促,而依据史料范围又比较狭窄,书中的缺陷确实是比较多的。 《辽史》所据资料既少
-
长沙一中学发现28座古墓 时间跨越竟达1000余年
湖南日报6月15日讯:昨天,一场“走进校园 古墓解密”公众考古活动在长沙市雅礼中学举行。 文物部门首次对外公布,在该校的运动场,共发现古墓葬28座,其年代从东汉至宋代,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揭开史上真实的大明王朝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很多人总是认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耻大辱也是无能的表现,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汉高祖最后的解决方
-
宋太祖的“扩招”与“殿试” :为笼络文人防止造反而设
戏说历史总会不经意间让人中毒,潜移默化其思维方式,现代许多文人非常向往宋代,或多或少就是受“戏说”影响。 拿宋代科举屡次“扩招”来说,现代人想得太好:其一,政府求贤
-
武松真的暗恋大嫂潘金莲吗?武松断臂跟潘金莲有关?
很长一段时间里,封建礼教的禁欲观念使得中国必须做出一副谨言慎行正人君子做派来,很多书籍也都被打上了禁书的名号。但是像情色这种人人生来就有的事情向来是屡禁不止,也无